陕北道情的音乐特色
陕北道情是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,主要流传于清涧、延川、子长、榆林、神木和府谷等地,是陕北地方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。据清涧县寨沟著名道情艺人黄金鳌说,至今已有 630 多年的历史。陕北道情最初派生于道教的道曲,后来由于人们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喜爱,不断发展成为陕北地方小戏。流传至今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和演变,吸收了当地民歌、小调、信天游等多种音乐元素,由单一的唱腔曲调发展成为牌体,兼用“联曲体”的曲体结构,逐步形成独具风格的唱腔与表演。陕北道情主要以农村庙会演出为主,也在农村闹秧歌、赛会期间扎场子演出,还有道情自乐班的自娱自乐演出等,其中既有道情戏,也有道情清唱。唱腔不受板式的约束,随意性很强,表现手法灵活多变,具有明显的说唱韵味和曲艺色彩。
一、陕北道情的产生与发展
道情历史悠久,最早起源于唐代道教的道曲,即一种宣传道家学说的演奏乐曲。后来随着道教艺术的宣传方式的转变,演奏内容也由最初的道教音乐、经席音乐、道教俗讲等,演变为后来的道教新经韵、道情鼓子词和叙事道情。其中道情鼓子词和叙事道情也称为俗曲道情,即道情的雏形。南宋的时候开始出现用渔鼓和简板伴奏演唱,经韵吸收了词、曲牌特点,由当时的诗赞体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道歌。到元代时的杂剧就有俗曲道情的插入,如元人杂剧《竹叶舟》《岳阳楼》等,在剧中均有道情穿插演唱,有的仍以“道情”称谓。明清以来,由于道教在陕北地区的迅速发展,道教音乐广泛传播,在原韵调的基础上发展为曲牌体,并且与陕北民间流传的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地方戏曲,其代表剧目为《十万金》中的《孟姜女哭长城》。后来经过不断地加工提炼,题材逐步扩大,创作出了《牡丹亭》《子胥过江》《红毛跳墙》等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道情,不俗而贵,受人尊重,与其他艺术形式迥然不同,具有明显的说唱韵味。陕北道情的产生和发展均经过讲经说唱、地摊坐唱、叙事、代言、一人多角的说唱形式,然后逐步向戏曲艺术靠拢,演变为化妆表演、分行当角色、唱念做打、文武场面皆备的舞台表演艺术,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剧目。陕北道情在发展成为戏曲剧种的初期,仍带有浓重宗教色彩,扮演的也都是一些神仙道化戏。许多传统戏都是用来宣扬道家尊道贵德、忠孝节义、遁世绝俗、清静无为的思想。主要传统剧目有一百余本,如《上终南山》《高老庄》《秋胡戏妻》《闪婚图》《二女子游园》《王祥卧冰》《湘子度林英》《合凤裙》《鞭打芦花》《唐王游地狱》《打经堂》《刘秀烧窑》《湘子出家》《湘子算卦》《两世姻缘》《目莲救母》《刘金进北瓜》《汾河打雁》《李大开店》《打棍出箱》《刘秀走南阳》《花柳记》《伍员逃国》《韩湘子》《红毛跳墙》《红桃山下界》《十万金》中包括四本连台大戏的《孟姜女哭长城》,以及道情十字调《林英敬香》,还有最长的连台本戏《雪拥蓝关》等,可连演三天三夜。这些传统戏剧的产生,促进了道情艺术形式的建立和风格的形成,使陕北道情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魅力的戏曲艺术。20 世纪三四十年代,在特定的历史机遇下,一些道情艺人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改变,使新创作的《兄妹开荒》《翻身道情》等陕北道情剧目登上延安文艺舞台,走向全国,至今仍是陕北道情的代表剧目。新中国成立后,陕北道情有了进一步发展,并培养出了新一代的接班人。主要的代表剧目有:《海滩红旗》《支农忙》《赛蓄会》《土地风波》《朝阳人家》《小四德》《两亲家》《赞新婚》《挑女婿》《意中人》等五十余出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乡村民俗活动复兴,陕北文人在传统道情的音乐风格基础上,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现代剧。其中著名的有《南下开荒》《家庭图》《徐县长下乡》《劝子归队》《三回头》《王三小求妻》《纺纱》《刘栓回头》《接婆娘》《寡妇门前》《乌鸦告状》《王老婆迎人》《悔恨泪》《二流子转变》《忤逆子》《禁洋烟》《难民图》《王长生揽工》等三十余部。陕北道情种类繁多,很多都是民间道情艺人自己创作的。新道情的唱腔,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板式变化体的形式越来越多。
二、陕北道情的分类及音乐特点
(一)分类
陕北道情根据音乐唱腔风格上的差异,一般把传自山西临县,流传在府谷、神木一带的称为“东路道情”;把受关陇方言影响传自陇东,并在定边、靖边、横山等县演变发展的称为“西路道情”;而起源于清涧县并在周边扩散,融入了说书、民歌甚至晋剧、碗碗腔等其他地方戏因素发展起来的称为“清涧道情”。相比较而言,“清涧道情”较为古老,常被当地人视为“正宗”。陕北研究者樊奋革在谈及道情在陕北的流传情况时,有着自己的不同见解。他认为陕北道情的流布由南至北一线铺开,最南在延川,最北到府谷,“溯其主流,……以‘老道情’(南路调)与‘新道情’(东路调)两条重要支流汇集而成”其中,按曲调也可称为“老调”和“新调”两种,其调式不同,老调为商调式,新调为徵调式。老调节奏舒缓,音域宽广,浑厚、深沉,多表现思念、悲哀、凄凉等情感;新调节奏急促,曲调开阔、明朗,旋律热烈奔放,时而跳跃,时而平缓,多表现喜悦、热烈、欢腾等情感。但两调的曲牌名称基本相同。分析原引自清涧寨沟老艺人黄金鳌家传已有四代的说法,以及流传于乐堂堡、惠家石硷的道情曲词“三才挂板响连声,口口声声说道情,祖祖辈辈往下传,洪武年间到如今”,并将其作为老道情已有630 余年的历史根据。在谈及东路调新道情的来源时,其主要依据的是民国初年,山西道情班社不断来陕北演出,逐渐与当地艺人合流发展的事实。但不难看出,无论是南路老道情,还是东路新道情,陕北道情的发展都与邻省山西有着割不断的联系,这一点符合陕北传统曲艺发展的历史依据与交流事实。
(二)音乐特点
陕北道情吸收和借鉴了陕北民歌、小调、信天游的音乐旋律,以及陕北唢呐和陕北说书等的音乐节奏。结合了多种音乐元素逐步发展成为戏曲剧种,形成了独具风格特点的陕北地方戏曲。
1. 陕北道情唱腔曲调可称之为“九腔十八调”。
有“平调”(七字调)“十字调”“土字调”“梅花调”(一枝梅)“凉腔”“耍孩调”“终南调”“八字调”“冒梁调”(高调)“哭腔调”“二五锤”“阳北调”“太平调”“浪淘沙”“跌落金钱”“金丝疙瘩调”“五花调”“浪堂调”和“西凉调”等二十余种。唱腔曲调结合了信天游式的随意性特征,易学易演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陕北道情唱腔曲调作品是《浪淘沙》和《耍孩调》,《耍孩调》是在《耍孩儿》的基础上创作的,句式结构十分相近,且是以古词体作为唱词格式的。陕北道情的帮腔“嘛韵”也称“拉波”,用于烘托气氛、渲染环境、刻画人物、推动剧情发展、制造高潮,是这一曲种较为重要的表现手段。
2. 陕北道情音乐为曲牌体,其中“联曲体”是曲牌体的一个类型。
由于吸收了“板腔体”音乐结构,因此它属于一个综合的曲体结构。特点在于整首曲子是由无数的不同曲牌而组成,并按一定的调性规律排列顺序。其中的曲牌是可以灵活运用的,例如:《耍孩调》《浪淘沙》《五花调》和《冒梁调》等;也可以作为一个单体而重复利用,例如:《七字调》《十字调》《一枝梅》和《八字调》等,这类唱腔曲调的曲体结构特点在于有固定的段落模式,句式工整、结构凝练,灵活度不够大。因此,《七字调》《十字调》作为唱词格式在陕北道情中最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。在陕北道情音乐中,器乐曲牌的运用有严格的分类,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音乐。常用的曲牌有八板、留板、一句板、满天星、花梆子、杀鸡、喂猪牌、阴司牌(思舞用)、照鬼灯、柳青娘、荡天量等。例如:(1)八板、葡萄三叠架、满天星、杀鸡等曲牌多用于晨起梳洗打扮更换衣服、登殿赴朝、洞房花烛、迎送、宴会饮酒等一些时间较长的表演上。(2)留板、喂猪牌、一句板等曲牌多用在捻线缝衣、喂鸡、喂猪等家务动作上,以及播种、收割、晒谷等农事活动场景中,还有用于唱腔中的插曲等。大都用于一些时间较短的场合。(3)阴司牌和照鬼灯多用在一些神话剧中,或一些诙谐滑稽的表演动作上,其中照鬼灯常用在神话剧中的判官小司、小鬼上下场等。(4)花梆子、柳青娘、荡天量等多用在旦角戏剧动作的专场表演上。
3. 陕北道情的音乐结构是以“板腔体”为主,兼用“联曲体”的曲体结构。
这类唱腔曲调较为代表的作品是《二流水》《滚白》等。曲调词格有七字、八字及十字句式,一般为四句一段,也有三字、四字这类句子不齐的曲调。陕北道情的唱腔板式有介板、大起板、滚白和还阳板四种板式。曲调和板式在应用上比较灵活自由,唱腔过渡极其自然,有时会数曲联套,有时会一曲唱到底,这都取决于剧情的安排和艺人即兴表演的需要。
例如:
(1) 终南调———大起板———七字调———哭腔调———大起板———七字调———(《韩湘子拜寿》选段.
(2)十字调———梅花调———凉腔———半梅花调———(《打经堂》选段)
(3)七字调———哭腔调———十字调———介板。———(《打经堂》选段)
这种连接法灵活多变,呈示着它的包容性,吸收和运用了明、清民歌曲调或与南、北曲异曲同名的“词牌”。表明道情这种艺术形式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和完善。
4、陕北道情传统剧目的伴奏有文场和武场之分。
文场使用的乐器主要有:三弦、四胡(亦称四音子)、管子,号称三大件,以及二胡、板胡等。丝弦曲牌有“柳青娘”和“鬼照灯”。武场锣鼓段由开场锣鼓、起版锣鼓和动作锣鼓,与秦腔、山西梆子基本相同。使用的打击乐有:渔鼓、简板、梆子、手锣、以及陕北道情特有的小铰铰和脆鼓子等。至今沿用的伴奏乐器均是按照渔鼓、简板、三才板和枣树梆子等的形状制作,演奏方法独具特色,形成了陕北道情音乐独特的曲艺风格。